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2024年储能有多火就有多卷,储能行业未来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4-02-18
发布作者:珏佳猎头
点击次数:287

很热也很卷!”在2024中国储能CEO大会上,与会嘉宾谈起当前新型储能产业格局,都不约而同发出感叹。

  过去几年,在“冲击新型储能万亿产业”此起彼伏的口号声中,新型储能产业规模屡屡创下新高。产业粗放式发展过后,招标规模翻倍增长、价格战愈加激烈等现象随之出现——新型储能产业遭遇了“卷”的成长烦恼。2024年,新型储能产业如何“卷”中寻机?新赛点又在哪里?

  市场“又热又卷”

  2024年的新型储能市场很热也很“卷”。

  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新型储能企业数量快速攀升,2022年全国共有3.8万家储能相关企业成立,是2021年的5.8倍。据CNESA DataLink2023全球储能数据库显示,在资本市场,新型储能同样是“宠儿”——2023年以来,多起融资事件金额在亿元以上,融资总额达534亿元,涉及领域包括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PCS、便携式/户储系统、储能安全、电池回收、智能制造、虚拟电厂、AI数字化等,远超2022年行业融资总额。

  热度持续攀升,新型储能产业迎来“红海”,竞争压力逐步向市场传导。据CNESA DataLink2023全球储能数据库显示,今年以来,电池系统、储能系统和EPC的招标量均远超去年同期水平,采购主体集中度高,中标价格持续下行——2023年12月,储能系统中标均价跌至0.79元/Wh,与2023年初相比接近腰斩。这也意味着,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降本增效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有受访者表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和价格下探的压力。

  “内卷”市场背后,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看到了我国储能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一是全球竞争格局日益复杂。二是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发展多元,加上储能市场需求及应用场景较为复杂,对未来进行技术路线选择和产业布局精准定位挑战较大。三是我国新型储能尚未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目前的储能盈利模式仍不清晰。

  如何“卷”中突围?

  虽然市场“水温”有所变化,不少参会企业表示依然看好新型储能市场前景。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营销总监张永太表示,新型储能作为新电力系统的主体之一,其在电力市场的地位会越来越明晰,相信未来新型储存市场依然会保持巨量的投资增长。

  怀抱信心的同时,行业正合力寻找突围之策。

  谈到新型储能市场“卷”的直观反映——价格战,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储能技术部主任刘明义认为不必过于担忧,“降本增效是行业发展永恒的话题,但不能靠恶意低价以次充好,而要通过技术的进步实现降本。”他指出,尤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静下心深耕细分领域,填补技术空白,是其在行业头部效应加剧的竞争格局中开辟新路径的好机会。

  除了技术层面,在多元发展的储能技术和我国复杂多样的应用需求之间构建更精准、紧密的匹配关系,才能带领新型储能行业跑出“内卷”,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

  “不论多好的技术,最终都要通过应用发挥它的价值,形成良好的回报机制。”陈建福认为,这有赖于深入研究挖掘储能的应用场景,精准分析、凝练各场景对不同储能技术、系统指标的精准化、差异化的要求,并开展储能规模化应用的规划设计技术研究。

  为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应用深度对接互动,新型储能产业大省广东已先行一步。近日,我国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落户广州。这是新型储能领域唯一一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将助力广东打造新型储能万亿级产业集群。

  供需匹配,最终还是要靠高效的市场机制。在史玉波看来,随着电力市场改革持续深入,建立适宜新型储能参与,能够充分、合理地体现储能多元价值的市场机制是储能实现商业化发展的关键。

文章转载自于互联网络平台,仅作分享,不作为商业用途。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珏佳猎头(上海)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88888号-8 技术支持:无锡网站建设